厉害了,我校历史学科!
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我校历史学科获得了较大进步,世界史获评A+,中国史获评B+。历史系教师备受鼓舞,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如何保持成绩、再创工作新局面,成为系领导班子和全体老师需要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。为此,历史系召开了多轮学科建设推进会,就学科方向的拓展、学科经费的使用、科研项目的申请及奖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,大家形成共识、凝聚了力量。
在历史系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历史系科研工作迎来了2018年第一季度开门红。在论著发表、项目申报及学科交流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历史学科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。
中外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
2018年第一季度,系内教师在中外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:孟钟捷、李文杰在《历史研究》各发表一篇论文,李磊在《哲学研究》发表1篇论文,唐小兵在SSCI期刊China Information发表英文论文1篇。孟钟捷在《世界历史》、王应宪在《史林》各发表论文1篇。此外发表CSSCI期刊论文若干。刘衍钢、高嘉懿老师的两篇论文获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和《人大复印资料.中国现代史》转载。
获得2项省部级项目支持
瞿骏获得2018年上海市社科规划中青班专项课题立项,王锐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支持,新进青年教师的科研保持了上升的发展势头。
21位教师申报2018年度国家社科项目
本年度社科项目申报工作中,历史系共有21位老师申报(世界史13位、中国史8位)。中青年教师的国家社科申报率达到90%。
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
今年第一季度,历史系筹备和举办了7场讲座:知名学者讲座2场、百场讲座5场,3月份正在积极组织申报的有4场思勉人文讲座。
讲座邀请到了厦门大学陈之平教授,外交部非洲司刘贵今大使,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副校长姜吉仲教授,巴黎高师于连·祖尔巴赫教授,浙江大学戚印平教授,陕西师大王晖教授,东海大学胡昌智教授,《中国史研究》杂志主编彭卫教授等国内外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一流学者,加强了历史学科国内交流和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。
(历史学系 祝晓香 供稿)